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0425MA2YEB3318 | 陈小妹 |
魏初占 | **省**市**县 |
**省**市**县上京镇丰田村秋竹隔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生猪养殖迁建项目 | |
| |
2021版本:003-牲畜饲养;家禽饲养;其他畜牧业 | A-A-农、林、牧、渔业 |
| **省**市**县 上京镇丰田村秋竹隔 |
经度:117.61075 纬度: 25.6883 | ****环境局 |
| 2022-03-31 |
明环评田〔2022〕1号 | **** |
2024-05-27 | 4000 |
436 | **** |
****0425MA2YEB3318 | ********公司 |
913********426325F | 一品一码****公司 |
****0427MA31JYRQ4L | 2022-04-30 |
| |
2024-11-11 | 2024-12-09 |
| https://www.****.com/gs/detail/2?id=41111aGxAH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见验收报告的图2.7-1 | 见验收报告的图2.7-1 |
无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废气:①猪舍:采用“调整饲料营养物质、粪尿及时清出、喷除臭剂、厂区内绿化”等措施;②污水处理设施:采取密封加盖,喷洒除臭剂等措施;③堆肥车间:封闭式车间,采用添加EM菌,喷洒除臭剂方式处理恶臭;④运输恶臭:生猪出场前全部进行清理,并进行对生猪进行消毒,运输过程加强管理,确保途中猪粪及尿液不洒落地面。⑤沼气燃烧废气:经8米排气筒排放; ⑥饲料卸料输送粉尘:粉尘粒径较大易沉降,及时清理地面粉尘。 废水:①建设日处理100t/d粪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工艺:前处理系统采用集污池+固液分离工艺;厌氧处理系统采用黑膜厌氧发酵工艺;好氧处理采用水解酸化+生物脱氮M-A/O工艺;深度处理采用催化、深度混凝沉淀+接触消毒工艺。污泥采用叠螺脱水机进行浓缩脱水处理;②本项目生产和生活废水经“集污池+固液分离+黑膜厌氧发酵”处理后,30%沼液直接作为周边农田施肥使用,70%沼液处理达标后用于周边林地浇灌,不外排;③在场区内建设一个350m3沼液储液池、一个1500m3尾水贮液池、1个120m3事故应急池;④在施肥区建设2个100m3沼液储液池、3个50m3沼液储液池;在浇灌区设置6个15m3暂存储液池。噪声:合理布置车间,采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有效减振和消声等措施。土壤、地下水:项目猪舍、固液分离区、废水处理池、病死猪化尸井、堆肥车间等采用水泥硬化等防渗措施。固体废物:①粪渣、沼渣和污泥:经脱水处理后采用好氧发酵工艺堆肥后,定期外运至******肥厂生产有机肥;②病死猪、分娩产物采用无害化一体处理机对病死猪及分娩物进行无害化处置后直接作为有机肥外售;③医疗废物采用专用收集容器统一收集,规化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库(占地面积5m2),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收集处理;④生活垃圾垃圾桶收集后定期外运至垃圾中转站处理。 | 废气:①猪舍:采用“调整饲料营养物质、粪尿及时清出、喷除臭剂、厂区内绿化”等措施;②污水处理设施:采取密封加盖,喷洒除臭剂等措施;③堆肥车间:封闭式车间,采用添加EM菌,喷洒除臭剂方式处理恶臭;④运输恶臭:生猪出场前全部进行清理,并进行对生猪进行消毒,运输过程加强管理,确保途中猪粪及尿液不洒落地面。⑤饲料卸料输送粉尘:粉尘粒径较大易沉降,及时清理地面粉尘。 废水:①建设日处理100t/d粪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工艺:前处理系统采用集污池+固液分离工艺;厌氧处理系统采用黑膜厌氧发酵工艺;好氧处理采用水解酸化+生物脱氮M-A/O工艺;深度处理采用催化、深度混凝沉淀+接触消毒工艺。污泥采用叠螺脱水机进行浓缩脱水处理;②本项目生产和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全部用于周边林地浇灌,不外排;③在场区内建设一个1500m3尾水贮液池、1个120m3事故应急池;④在浇灌区设置6个15m3暂存储液池。噪声:合理布置车间,采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有效减振和消声等措施。土壤、地下水:项目猪舍、固液分离区、废水处理池、病死猪化尸井、堆肥车间等均已采用水泥硬化。固体废物:①粪渣、沼渣和污泥:经脱水处理后采用好氧发酵工艺堆肥后,定期外运至******肥厂生产有机肥;②病死猪、分娩产物采用无害化处理化尸井处理;③医疗废物采用专用收集容器统一收集,规化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库(占地面积5m2),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收集处理;④生活垃圾垃圾桶收集后定期外运至垃圾中转站处理。 |
未建设沼气发电设施;病死猪、分娩产物处置措施改用化尸井处理;本项目目前已建设尾水浇灌林地设施,尚未建设沼液施肥消纳设施。根据环评报告书关于废水消纳可行性分析内容,本项目租用的893亩林地年需水量为40750t/a,本项目产生的废水总量为11058.4t/a,因此,项目租用的林地足够消纳项目所产生的全部废水。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①沼气池剩余容积可作为应急储存池;②在场区内建设一个350m3沼液储液池、一个1500m3尾水贮液池、1个120m3事故应急池。 | ①沼气池剩余容积可作为应急储存池;②在场区内建设一个1500m3尾水贮液池、1个120m3事故应急池。 |
无 | |
|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日处理100t/d粪污水处理系统 |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表5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中旱地作物的较严值 | 项目已建成一座日处理100t/d粪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工艺:前处理系统采用集污池+固液分离工艺;厌氧处理系统采用黑膜厌氧发酵工艺;好氧处理采用水解酸化+生物脱氮M-A/O工艺;深度处理采用催化、深度混凝沉淀+接触消毒工艺。污泥采用叠螺脱水机进行浓缩脱水处理。 | 验收监测期间:本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出口各项污染物浓度均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表5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21)旱作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除臭措施 | 厂界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1.0mg/m3);厂界NH3、H2S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1中二级标准(NH3≤1.5mg/m3、H2S≤0.06mg/m3);厂界臭气浓度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表7标准(臭气浓度≤70(无量纲))。 | ①猪舍恶臭:采用 “科学调整饲料营养物质、猪舍采用负压通风排气系统、喷除臭剂、厂区内绿化”等措施; ②污水处理区恶臭:采取密封加盖、喷洒除臭剂等措施;③堆肥车间恶臭:封闭式车间、添加复合菌剂、每天喷洒除臭剂。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最高值为0.234mg/m3,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1.0mg/m3);厂界NH3、H2S无组织排放浓度最高值分别为0.19mg/m3、0.014mg/m3,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1中二级标准(NH3≤1.5mg/m3、H2S≤0.06mg/m3);厂界臭气浓度无组织排放浓度最高值为34,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表7标准(臭气浓度≤70(无量纲))。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降噪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①场区合理布局,风机布置在远离厂界区域;②厂界四周绿化;③加强场区内车辆的管理,禁止随意鸣笛;④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避免设备不正常运转产生的影响。 | 昼间各个测点的昼间等效声级范围52~57dB,夜间各个测点的等效声级范围44~47dB,各测点昼、夜间测量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排放限值要求。 |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①场区内粪尿收集管道、污水处理站、无害化处理车间、堆肥车间、应急池、猪舍采取黏土防渗层≥6.0m; ②粪污输送管道采用高强度的 PVC 管,并设置观察口; ③危废暂存场所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等危险废物处理相关标准要求进行防渗设计,堆放场基础必须防渗,2mm厚**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 ④洗消中心、兽医防疫室地面采用防渗混凝土硬化;⑤除重点、一般防治区外其它区域地面进行简单硬化。 | 项目各区域均已按要求进行防渗。 |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①粪渣、沼渣和污泥:经脱水处理后送至堆肥车间进行好氧发酵工艺堆肥,定期外运至******肥厂生产有机肥; ②病死猪、分娩物:经采用高温无害化一体化设施处置后制成有机肥后外售; ③废脱硫剂:由生产厂家回收利用; ④医疗废物:采用专用收集容器统一收集,规化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库,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收集处理; ⑤生活垃圾和地面收集的废饲料:集中收集后定期由建设单位外运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①粪渣、沼渣和污泥:经脱水处理后送至堆肥车间进行好氧发酵工艺堆肥,定期外运至******肥厂生产有机肥; ②病死猪、分娩物:采用化尸井处置; ③医疗废物:采用专用收集容器统一收集,规化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库,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收集处理; ④生活垃圾和地面收集的废饲料:集中收集后定期由建设单位外运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①设置120m3废水事故应急池; ②规范建设危险废物暂存间; ③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 ①已设置120m3废水事故应急池; ②已规范建设危险废物暂存间; 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备案(版本号:JSSTYZYA-202406第一版,备案编号:350425-2024-019-L)。 |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